醫健百科 【膀胱癌】
膀胱癌
膀胱位於盆腔,是一個中空的囊狀器官,負責儲存尿液。膀胱癌泛指膀胱內膜的細胞發生病變,常在55-70歲的人身上發病,而且男性患病機率較高,男女比例為3:1。雖然它不是香港最普遍的癌症,但香港政府統計署的數據顯示膀胱癌日漸年輕化。
膀胱癌根據癌細胞侵犯膀胱內膜及擴散程度分期,共五期。
第0期︰又稱表淺性膀胱癌。癌細胞只在膀胱內膜上發展,並未侵入膀胱肌肉壁
第1期︰癌細胞已發展到膀胱內膜下層,仍未侵入膀胱肌肉壁
第2期︰癌細胞已發展到膀胱肌肉壁,但未侵入膀胱的脂肪層且未擴散到淋巴結及其他器官
第3期︰癌細胞已入侵到脂肪層,有機會擴散到附近器官(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陰道及子宮),不過淋巴結未受影響
第4期︰癌細胞已徹底侵入膀胱壁並已擴散到淋巴結及遠端器官如肺部
膀胱癌根據癌細胞的類型分為三類︰
1. 尿路上皮癌(移行細胞癌)︰膀胱壁最內層的泌尿道上皮細胞病變而生,佔超過九成個案
2. 鱗狀細胞癌︰膀胱內膜上的薄扁平細胞病變而生
3. 腺癌︰膀胱內膜上的腺細胞病變而生,頗為罕見
發病原因
膀胱癌的發病原因尚未清楚,現時的推測是因為身體長期接觸致癌物質而成。這些致癌物質進入身體後都會進行新陳代謝作用,最後部分會經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尿液中含致癌物質,膀胱內膜細胞自然首當其衝,長期接觸就有機會病變成癌。
此外,感染血吸蟲病亦是另一可能原因。血吸蟲病是由寄生蟲在血液中寄生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主要是因接觸到受污的水而感染。膀胱受感染後會發炎,長此下去膀胱組織有機會病變。感染到埃及血吸蟲更與膀胱鱗狀細胞癌證實有關係。
病癥
1. 無痛血尿(初期可能只會偶然帶血)
2. 膀胱感脤痛或小便不通 (因血液在膀胱內形成血塊,造成阻塞)
3. 尿頻或尿急 (經常感到想排尿)
4. 小便疼痛,感到灼熱
5. 體重下降
6. 腰痛 (當癌細胞入侵輸尿管,並在該處形成腫瘤時,輸尿管的阻塞會引起腎水腫,造成腰痛)
7. 晚期時下腹疼痛及摸到硬塊
高危人群
1. 55-70歲人士,尤其是男性
2. 吸煙者(風險比非吸煙者高2-3倍)
3. 長期接觸化學用品的人,如從事紡織、染髮、皮革等行業
4. 家族有膀胱癌病史者
5. 經常患膀胱炎者
6. 曾接受電療治療盆骨或下腹部的癌症
應做檢查
1. 驗尿︰收集病人的尿液樣本,檢查當中有沒有紅血球出現
2. 尿液細胞學檢查︰收集病人的尿液樣本,進行離心作用來分開尿液中的各種物質,之後進行抹片,在顯微鏡下察看有沒有癌細胞存在
3. 膀胱內視鏡與活組織切片︰將一條細長的,末端有小燈和鏡頭的內視鏡從病人尿道伸入膀胱,可詳細觀察膀胱內部,順道刮下腫瘤樣本作病理化驗
4. 靜脈尿路造影術︰把X光顯影劑注入手臂,在X光下觀察顯影劑從血液流通腎臟、尿道和膀胱的過程,檢視有否異常
5. 超聲波肝腹部及盆腔掃描︰利用超聲波來合成腹部及盆腔影像,方便觀察。病人要在檢查前四小時停止飲食,只能在檢查前喝大量的液體,令膀胱脹滿。
6. 電腦斷層顯像︰利用X光光束從多角度掃瞄身體,描畫出病人腹腔和盤腔的細緻影像。可判斷腫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狀,病人需服用或注射顯影劑
7. 磁力共振︰利用無線電波和磁場來掃瞄,判斷膀胱癌的嚴重程度,病人需服用或注射顯影劑
8. 放射性同位素骨掃描︰將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靜脈,再用儀器量度體內的放射性度數。如果癌症擴散到骨骼的話,骨骼會出現放射性。因此此檢查可協助判斷癌細胞有否擴散
具體檢查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1. 手術治療︰
膀胱鏡腫瘤切除術︰適用於第0-1期的病人。利用膀胱內視鏡來刮走膀胱內膜的癌細胞,之後用微量電流來烙傷口止血。
膀胱切除手術︰適合第2期以上的病人,可用微創方式作局部或整個膀胱切除。如選擇後者的話,男性需同時切割前列腺、部分尿道以及接近膀胱的淋巴腺,女性則要切除子宮、子宮頸、附近的淋巴結和部分尿道。同時要馬上重建一個人工儲尿的地方來取代膀胱功能,可選擇以下方法︰
人造尿道口︰截去一段小腸或大腸,一邊連接着兩條輸尿管,另一邊就連接着在腹部開的造口。之後用特殊黏膠來把防水袋固定在造口上,用作收集尿液。
尿導管手術︰利用病人一段腸臟,在腹部做一個尿袋來儲存尿液。不過因為尿袋沒有連接到尿道,病人必須要動手排尿。方法是利用連接着尿袋的小塑膠管,穿過造口來排走尿液。
膀胱重建手術︰切下一段腸臟並將它改裝成人造膀胱。腸臟會變成球囊狀,縫合於尿道的頂端及接上輸尿管。病人可如常排尿,不需動手和使用尿袋,不用擔心影響外觀。
患者的膀胱神經會因此失去功能,所以會有輕微失禁的情況,入睡時較易發生。同時,男性可能會不舉,女性性交時的感覺亦會跟以往不同。
2. 藥物治療︰
膀胱內化療︰利用一條軟管把藥物直接注射到膀胱內膜,注射後病人要改變姿勢以有利藥物能接觸到整個膀胱內膜,達至最佳治療效果。常用藥物為Thiotepa、 Adriamycin、 Mitomycin C及BCG。
膀胱內卡介苗免疫療法︰是免疫治療的一種。透過激活人體的免疫細胞,加強自身的免疫力來對付癌細胞,方法是使用導管,將疫苗輸入膀胱內。療程共六星期,每星期一次治療。
3. 電療(放射治療)︰使用高強度的幅射來消滅癌細胞和縮小腫瘤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1. 定期做體檢,尤其是家族有病史、經常患膀胱炎和年屆55-70歲人士的人
2. 從事紡織、染髮、皮革等行業的人要做好防護措施
3. 減少接觸有機溶劑及染劑
4. 少吃醃製、含亞硝酸鹽或防腐劑的人食物
5. 多飲水,稀釋致癌物質在尿液的濃度,避免膀胱內膜細胞病變
6. 多吃水果和綠葉蔬菜
7. 戒煙,拒吸二手煙
8. 避免接觸污水
9. 如有不適要盡快求醫
相關專科
泌尿外科
協會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
香港造口人協會
癌症基金會
香港防癌會
References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Cancer-In-Focus/Details/?guid=5d61755f-c012-458b-ad36-4d89bf36e627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6574.html
https://canceraustralia.gov.au/system/tdf/publications/ca_09_15_-_bladder_cancer_factsheet-zho-tw.pdf?file=1&type=node&id=3913
https://www.cgh.org.tw/tw/content/depart/cancer/intropage12.html
https://www.cdc.gov.tw/professional/knowdisease.aspx?treeid=82CE806A312CEFEC&nowtreeid=435F90F2E67543C8&id=B5E6DDE2E987DACB&did=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