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健百科 【心肌肥大】

心肌肥大

香港每五百人就有一人患心肌肥大,此病可解讀為心肌肥厚和心臟擴大。心臟內有心室和心房,是一個空間讓血液流通。想像心臟是一間屋,心肌肥厚就是牆壁(肌肉)變厚,房內空間減少;而心臟擴大就是牆壁變薄或沒有變厚,但房間空間擴大。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間的肌肉的正常厚度為0.9-1.2厘米,但心肌肥大患者可超過3厘米,影響心臟健康。

心肌肥大有兩大類︰
1. 先天性心肌肥大
2. 後天性心肌肥大

發病原因

1. 先天性心肌肥大
過半成患者都是有家族心肌肥大史,可能原因是遺傳了肌肉收縮蛋白質的基因突變。另外,心肌細胞在收縮前要先經鈣通道吸收鈣,但在心肌肥大患者中發現他們比常人有更多的鈣通道,弄亂了人體吸收鈣的平衡機制。收縮愈變頻密令心肌變厚。

2. 後天性心肌肥大
生理性︰常出現於運動員上,因為經常運動的關係,心肌鍛鍊得粗壯變大。
病態性︰主要是由高血壓、心瓣狹窄、心瓣倒流等疾病引起。血壓高時,心臟需要用更多力量去收縮其肌肉,增重負擔,長期下去心肌變得肥大。

不論是先天或後天而成,當心肌肥大時,肌肉難以放鬆,血流出口收窄或阻塞,某程度上都會阻礙泵血,出現心臟不適、腦部或其他身體部位供血量不足。做運動時要特別留意,因心肌會加強收縮來應付運動量,所以容易病發。

病癥

1. 心律不正 (心跳不規律)
2. 心悸 (自己感覺到心跳的不適現象)
3. 心臟有雜音
4. 無故暈倒
5. 運動時容易氣喘、呼吸困難
6. 胸痛,特別是在飽餐或勞動後
7. 腿部、足部、腹部和頸部靜脈腫脹
8. 心臟衰竭 (心臟功能減弱)

部分患者病發前可沒有徵兆。

高危人群

1. 高血壓者
2. 家族有猝死病史,尤其是家人在35歲前猝死
3. 肥胖人士
4. 糖尿病者
5. 酗酒者
6. 有其他心臟疾病者,如冠心病等
7. 常常有壓力及焦慮者 (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令心肌加強收縮)
8. 交感神經較敏感者 (因交感神經可加強心臟收縮和加速心跳)
9. 血管緊張素過多者 (令血管收縮)

應做檢查

1. 身體檢查︰用聽診器來聽心臟和呼吸的聲音,其響度、時間和位置都可協助判斷病人是否有心肌肥大

2. 抽血化驗

3. 胸部X光檢查︰檢查心臟大小有否異常及心臟衰竭

4. 靜止心電圖檢查︰檢查心臟會否出現不規律的電流頻率

5. 心臟超聲波檢查︰檢查心臟結構及功能,評估心肌厚度、心臟收縮、心臟瓣膜功能和心臟血流

6. 運動和其他負荷超聲心動圖︰超聲心動圖可觀察心室壁有否異常,而該異常可在運動和負荷下,心肌缺血而引起

7. 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利用正電子(放射性物質),以分子水平來估算心肌代謝情況和心臟血流

8. 冠狀動脈造影術︰用一根小導管從動脈或靜脈推進到心臟,導管會注射顯影劑來顯示動脈,從中可觀察心臟血流情況和泵血功能

9. 心肌活檢︰從病人身上取心肌組織,然後觀察組織上有沒有肥大心肌細胞出現

具體檢查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1. 藥物治療
β受體阻滯劑︰降低心律不正、血壓和心肌收縮力,減低心臟負荷 ACE 抑制劑︰防止血管收縮,降血壓 鈣通道阻滯劑︰使血管肌肉放鬆,減慢心率,降低心臟負荷 抗凝血藥︰降低血液稠度,防止血液凝結成塊 利尿劑 2. 手術治療 酒精燒灼術︰在心肌肥大的地方注射醫用酒精,令肌肉壞死,心肌因此變薄 間隔肌切除術︰把肥大的肌肉切除,醫生可能會順道修復或更換二尖瓣(分隔心房和心室的組織) 植入心臟除顫器︰當病發時,心臟除顫器可幫助回復正常心跳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1. 妥善控制高血壓
2. 家族有病史者,應盡快做基因檢查,判斷自己有否被遺傳
3. 定期做身體檢查
4. 注意飲食,少吃高脂、高膽固醇、高鈉食物,盡量少吃多餐,避免出現高血壓
5. 有其他心疾者要妥善控制
6. 適量運動,患者避免太劇烈運動
7. 戒煙戒酒
8. 減肥
9. 保持心境平靜

相關專科

心臟科

協會

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
關心您的心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
香港結構性心臟病學會

Referenc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