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百科 【小兒】
請選擇你想知有關【小兒】的醫健資訊:
【小兒自閉症】自閉症可否痊癒?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常活在自己世界,不易與人相處;說話發展遲緩,不擅運用言語表達;又或者經常堅持某些行徑,拒絕改變生活習慣。或者,家長要多加留意孩子是否出現自閉症的徵狀。 美國於曾發表的報告指出,在追蹤全球自閉症發病率時,發現香港發病率為世界第一,報告顯示香港每10,000名兒...
【小兒自閉症】如何區分自閉症和ADHD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普天之下最疼愛自己的人,莫過於父母。大多父母都會盡自己努力,給予子女美滿的生活,望子女可以健康快樂成長。可惜天不如人意,有部份孩子天生就患有疾病。就如自閉症和ADHD(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這兩個病不單令父母及學校難於照顧,而且病徵更有部份相...
【自閉症】針灸對自閉兒童有用嗎?
近年有許多研究證實針灸可以改善兒童自閉症的症狀,在兒童言語及表達能力方面尤其顯著,研究指出有7至9成有效率。一般兒童針灸,小朋友會經常亂跑,不像大人般可以躺著不動,所以較多選擇頭部穴位,這就是頭針。一歲以上小朋友頭骨一般已發育好,所以針灸頭部非常安全,會以水平、微斜角度刺進...
小兒自閉症
自閉症 (Autism) 是一種先天性由腦部異常發展而形成的一種發展障礙,根據社會福利署發佈的「弱能兒童學前康復服務註冊 」名單中顯示,每 1,000名2至5歲的兒童當中,便有2.3人患有自閉症,男女比例約為8比1,可見自閉症在香港十分普遍。
自閉症的早期症狀多數在嬰幼兒期浮現,至12~30個月時症狀會更明顯,一般在30~36個月內發病,並會持續至成年階段,影響兒童多方面的成長。大部份病童可於三歲時確診,即使只有十二個月的嬰兒也可預早確診。
發病原因
自閉症的發病原因並不明確,可能與下列原因有關:
1. 基因缺陷:遺傳基因的缺陷可能導致自閉症,兄弟姊妹有自閉症的兒童也有較高機率罹患自閉症。
2. 懷孕期間服用特定藥物:若孕婦於懷孕期間服用抗癲癇藥物 (valproic acid )或免疫調節劑 (thalidomide),孩子出生後將比較容易罹患自閉症。
3. 高齡父母:若父親年齡大於40歲、或母親年齡大於35歲,其後代也將比較容易罹患自閉症。
病癥
雖然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自閉症病癥,但綜合來說他們在社交、語言交流、行為與知覺上都會出現障礙:
1. 社交障礙:
l 缺乏使用基本身體語言,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社交手勢等 l 未能與同齡兒童結為同伴關係 l 未能主動與別人分享感受,也較難了解他人的感受 l 較喜愛獨個兒玩耍 l 未能察覺別人的存在、需要及感受 2. 溝通障礙 (語言及非語言溝通) : l 語言發展遲緩 l 缺乏理解和表達能力 l 未能與他人持續對話 l 不斷重複一些言語 l 較難明白問題、複雜指示或誤解笑話和含有諷刺的說話 3. 行為與知覺障礙: l 不斷重複一些動作 l 異常專注於某一事物 l 對外在刺激有過高或過低的反應 l 遺忘本來已學會的技能 l 無法接受變化
高危人群
1. 兄弟姊妹患有自閉症
2. 高齡父母所誕不的兒女
應做檢查
1. 兒童自閉症評量量表 (CARS) :量表有15個條目並有4個選項,專業人士會用此對兒童進行評估,以協助診斷兒童自閉症的嚴重程度。
2. 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檢查:部份患有小兒自閉症的病童腦幹和腦橋的總面積比一般相同年齡的兒童細小,醫生可透過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作檢查,以協助診斷。
3. 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儀:部份患有小兒自閉症的病童同時出現大腦血流灌注異常,醫生可透過此方法協助診斷。
4. 基因檢測:醫生會抽取病童的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觀察是否有基因缺陷,以協助診斷。
具體檢查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1. 早期療育 (early intervention) :可以補足自閉症病童先天學習能力的缺陷,協助其訓練生活自理、建立學習的習慣、溝通能力、人際關係等。
2. 應用行為分析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 :這療法涵蓋行為層面,例如當孩童做出正確回應即給予獎賞,反之則不做回應,或是鼓勵孩童表達等,以改善孩童的行為與溝通能力和提升其學習動機。
3. 職能治療 (occupational therapy):這療法可針對自閉症病童的固執、重複性行為循序漸進地作不同的改進訓練,讓他們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並協助改善他們的情緒及行為問題。
4. 感覺統合療法 (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這療法能促進自閉症兒童觸覺系統的、正常化改善他們的言語及交往能力和增強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1. 患者的父母
l 不必有罪惡感 l 以正面的態度幫助孩子 l 由於自閉症孩子對於改變與挫折的容忍度較低,父母可以較緩慢的速度進行改變 2. 患者的教師 l 教學上須先向其他學童說明狀況,避免引起他們不必要的誤解 l 採取漸進式教學,慢慢引領孩子認識事物的各方面 l 某些自閉症孩子的智力與一般人無異,甚致更高,教師可仔細留意並幫助他們發揮潛能 3. 患者的朋友 l 不必與患者刻意保持距離 l 耐心陪伴患者,讓他們學會與人交流、互動 l 平時相處時應特別留心,一旦發現異常狀況便應立即通知教師或相關人士處理
相關專科
兒科專科
精神科專科
協會
自閉症人士福利促進會
主流教育自閉學童家長會
自閉症兒童基金協會
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
香港自閉症聯盟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
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
香港耀能協會
協康會
匡智會
References
1. 發展障礙知多少,協康會
2. 自閉症,衛生署
3. 什麼是自閉症?,Autism Partnership
4. 自閉症症狀,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症教育基金會
5. 兒童自閉症,搖籃網
6. 自閉症的療育
7. 香港區自閉症資訊服務,香港自閉症聯盟
8. 自閉症人士的職業治療,共融資料館,2014
9. 感統訓練:讓自閉症兒童具備生活自立能力,每日頭條,2016
10. 自閉症有哪些症狀?父母、老師、朋友的相處方式,iHealth 政昇藥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