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健百科 【高血脂】

高血脂

高血脂屬於血脂異常,就是血液中的脂肪過高。血脂當中包括:
1. 總膽固醇
2. 三酸甘油脂
3.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的元兇之一
4.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可以清除血管中多餘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
當1-3項中的脂肪濃度過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就會增高。

高血脂症與其他常見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無法完全治癒。若血脂異常,要盡可能使血脂回復正常範圍以降低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肥胖人士較易有高血脂,但不代表體型瘦削人士不會出現高血脂,因為高血脂與生活習慣和遺傳有關。所以應該注意飲食,適當運動。

發病原因

1. 飲食不當,常吃高脂食物,包括一些動物內臟、蛋黃、肉類、奶製品和海產類
2. 生活習慣不佳,不愛運動、抽煙、喝酒等

病癥

高血脂症在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較嚴重者會頭暈、乏力、胸悶、頭痛等。但有些人是完全沒有明顯症狀。若是長期不加以控制的話,脂肪便會堆積在血管內壁上,久而久之造成動脈硬化,使血管內腔狹窄、血栓形成,甚至會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如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或是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腦梗塞)。
請定期作身體檢查,了解血脂情況。

高危人群

1. 家族先天遺傳 。2. 隨著年齡增加,膽固醇代謝功能變差。3. 主要飲食中攝取過多膽固醇,加上運動少、肥胖等原因。

應做檢查

1. 血液檢查
簡單抽血已經可以了解到血脂的含量。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可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醫生可能會先建議病人進行非藥物治療先控制血脂情況,如果改善效果不大,再加以進行藥物療法。
1. 非藥物治療
飲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的調節,用於預防血脂過高,也是高脂血症治療的基礎。飲食調節的關鍵是控制總熱卡量,主要指脂肪、糖、澱粉類,尤其膽固醇(如蛋黃、動物內臟等)和動植物脂肪(包括植物油)的攝入量。同時注意運動鍛鍊和戒煙。
2. 藥物治療
可使用降血脂藥來作治療。可根據病人本身屬於高血脂的那一種情況,例如高膽只有總膽固醇升高、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值均升高等。根據不同的血脂異常情形,使用的藥物也不同。這必須依足醫生的指示去食藥。定期檢查覆診,服藥時,仍然需要遵守飲食規範及規律的運動同時儘量避免喝酒,因為飲酒會增加體內三酸甘油脂。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預防高血脂症可從日常生活中飲食、控制體重、戒煙、多運動四個層面做起。
1. 控制飲食
盡量選用燒、烤、燉、滷、清蒸或水煮,少吃油炸、油酥類食物。
烹煮前將牛、羊、豬肉等去掉肥肉,雞、鴨等家禽類去皮。
改用低脂的牛奶、奶油、乳酪及優格來取代全脂的奶類製品。
每星期吃二到三次魚,減少其它肉類食物的攝取。
避免使用飽和脂肪烹調的食物,如薯條、漢堡、披薩、熱狗等。
多選用扁豆、豌豆、豆莢類等富含蛋白質與可溶性纖維的食物。
多選用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糙米、全麥麵包、燕麥片、玉米片)及未加工的豆類製品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大蒜製品可以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

2. 維持理想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BMI)理想為18.5 ~ 23.9。身體質量指數超過24就屬過重,超過27就是肥胖。體重超重會增加三酸甘油脂,增加壞的膽固醇,降低好的膽固醇。
3. 戒煙戒酒
不論是自己吸煙或吸入二手煙,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收縮,傷害血管壁,使膽固醇更易附著,造成動脈硬化。抽煙也會降低好膽固醇,升高三酸甘油脂及高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加速動脈硬化。

4. 多運動
規律運動的好處很多,可降低壞的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及增加好的膽固醇,也可以減輕體重、降低血壓、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可增加胰島素的感受性、促進新陳代謝,也可以防止關節僵硬。

相關專科

1. 普通科
2. 心臟科

協會

Referenc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