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健百科 【腎癌】

腎癌

腎癌指腎臟出現惡性腫瘤,雖然並不常見,但在十年間個案已增加逾六成。此病於男性較常見,男女比例約1.5:1,多在50-75歲發病,尤以65歲後最高危。而且90%患者都只是單邊腎臟有腫瘤,導致徵狀不明顯,發現時已為期已晚。腎癌與一般癌症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對化療及電療的反應不顯著,因此只能依靠其他療法。

腎癌的分期有四期︰
第一期:腫瘤最長直徑 ≤ 7cm,只局限於腎臟內部 第二期: 腫瘤最長直徑 > 7cm,只局限於腎臟內部 第三期︰a) 腫瘤仍在腎臟內部,但已有一顆局部淋巴結受侵犯,不過未有擴散 b)癌細胞已侵入腎臟周圍組織,但仍未擴散 c)癌細胞已侵入大靜脈血管,但仍未擴散 第四期︰a)癌細胞已穿透腎臟周圍組織 b)已有兩顆或以上局部淋巴結受侵犯 c) 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 腎癌主要有兩大類︰ 1. 腎細胞癌︰腎小管內膜上皮細胞異常增殖病變 (佔90%腎癌個案) 2. 腎盂癌︰腎盂上皮細胞異常增殖病變 (佔10%腎癌個案)

發病原因

腎癌的發病原因尚未清楚,但已知有些因素是有關的。
- 吸煙 (風險比非吸煙者高2-4倍)
- 癡肥 (BMI>30)
- 經常接觸鎘、石棉、石油
- 長期接受腎透析治療(洗腎),因洗腎會降低免疫力
- 曾接受過腎臟移植,因期間會使用免疫抑制藥物
- 長期服用phenacetin鎮痛劑
- 家族有腎癌史
- 患有希佩爾-林道綜合徵(Von Hippel-Lindau)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病癥

1. 持續性腰痛 (通常在一側位置)
2. 無痛血尿
3. 腹部一邊有硬塊
4. 貧血(血液中紅血球下降,帶氧量亦因此下降)
5. 不明的體重下降
6. 背痛
7. 疲勞
8. 發燒

高危人群

1. 50-75歲人士,尤其是男性
2. 患有希佩爾-林道綜合徵遺傳病者
3. 家族有腎癌史者
4. 吸煙者
5. 肥胖人士
6. 從事於使用鎘、石棉、石油的工作或在這些行業附近居住的人士
7. 長期接受腎透析治療者
8. 曾接受過腎臟移植
9. 長期服用phenacetin鎮痛劑者

應做檢查

1. 驗血︰進行全血細胞計數,計算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了解有否數目異常。另外可檢驗血液的化學物質濃度有否異常,如鈣、尿素等。
2. 24小時小便定量檢查︰收集病人24小時內的尿液,檢查當中有沒有異常的成份
3. X光檢查︰觀察腎臟有沒有腫瘤存在
4. 腹部超聲波檢查︰可觀察到腎臟裏有沒有腫瘤及其流動性,腫瘤多是固體
5. 電腦斷層顯像︰利用X光光束從多角度掃瞄身體,可判斷腫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狀,病人需服用或注射顯影劑
6. 磁力共振︰利用無線電波和磁場來掃瞄,特別適合觀察軟組織如腎臟及了解血管等細微位置,病人需服用或注射顯影劑

具體檢查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1. 手術治療︰
腎臟切除手術︰第一至三期腎癌病人的有效根治方法,可作局部或全腎切除。如情況許可,盡量都會選擇局部切除,因為這樣可對腎功能的影響最小化,避免將來腎衰竭或要接受腎臟透析(洗腎)治療。手術形式可分為開腹或腹腔鏡(微創)。開腹手術就是傳統方法,在腹部、側腰或腰背切開一個大切口,直接切除腫瘤;腹腔鏡手術就是在病人身上切開幾個小切口,然後把腹腔鏡和其他工具置入,腹腔鏡的鏡頭可使醫生看到腎臟情況,再配合工具切除癌組織。
冷凍治療︰在電腦斷層顯像或超聲波的引導下用探針插入腫瘤,然後釋放低溫的液態氮來殺死癌細胞。此療法的好處是能針對性地摧毀癌細胞,不會傷害鄰近組織,而且適用於老年人或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人士。
射頻消融術︰原理和處理手法跟冷凍治療一樣,只是利用探針發射無線電波,透過加熱來殺死癌細胞

2. 藥物治療︰
標靶治療︰癌細胞同樣需要氧氣和營養生長,因此細胞上會有血管增生和有傳遞增生訊息的機制。標靶藥物就是針對以上特點研製,一種就是能壓制癌細胞血管增生,令其最終缺氧缺養分而死,無法增殖。另一種就是阻攔告知癌細胞增生的訊息傳遞,抑制癌細胞激生。現時的一線標靶藥物為舒尼替尼(Sunitinib)和索拉非尼(Sorafenib),可同時抑制血管增生和細胞增生。
免疫治療︰透過激活人體的免疫細胞,加強自身的免疫力來對付癌細胞。常見藥物有干擾素及第二介白素(interleukin-2)。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1. 定期做體檢,尤其是家族有病史、患有希佩爾-林道綜合徵遺傳病和年屆50-75歲人士的人
2. 避免濫用phenacetin鎮痛劑
3. 接受腎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的人要多加注意
4. 長期接受鎘、石棉、石油的人要做好防護措施
5. 減肥
6. 戒煙

相關專科

腎科

協會

香港腎臟基金會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

Referenc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