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健百科 【淋巴癌】

2019年10月11日 上午4:20:18

【免疫力】免疫系統強弱與淋巴癌的關係

其實所有免疫系統有問題的病人,患淋巴癌的機會一定比普通人高。如果免疫系統較差,壓抑不正常細胞的能力就會低,假如病人是愛滋病帶菌者免疫力較差,他患淋巴癌的機會大約比普通人人高40至100倍。又例如紅斑狼瘡病人,他的免疫系統太活躍,或者有不正常的淋巴細胞不斷想走出來,其中一粒細...

淋巴癌

人類的身體充滿著無數的淋巴管及淋巴腺,讓淋巴細胞可以循環至各個器官和組織,發揮抵抗病菌感染的功能。淋巴細胞(B細胞、T細胞)的數量平時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然而當淋巴細胞發生惡性病變時,它們便會結集在淋巴腺內並不斷增生,形成腫瘤,甚致蔓延至其他器官如骨髓、肝臟等。這種原發於淋巴系統的癌病,就是「淋巴癌」(lymphoma)。

淋巴癌可根據淋巴瘤的蔓延程度分成四期:
早期:
第一期:單一個淋巴腺部位患上腫瘤或單一個淋巴結外器官患上淋巴腫瘤。
第二期:橫膈膜同側兩處或以上的淋巴腺部位患上腫瘤。
晚期:
第三期:橫膈膜兩側兩組或以上的淋巴腺部位同時患上腫瘤。
第四期:癌細胞蔓延至一個或多個淋巴腺外的器官,如肝臟、中樞神經系統和骨髓等。

淋巴癌在醫學上主要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兩種類型:
1. 何杰金氏淋巴癌:患者體內存有李特‧斯頓伯格細胞 (Reed-Sternberg cell) ,可於任何年齡發病,但多見於青年﹝15至30歲﹞和老年,男性患者較女性為多。癌細胞大部分從頸部淋巴結開始擴散,逐漸侵襲器官但不易入侵骨髓,較有規律。早期及晚期的患者對治療往往都有極良好的反應 (尤其是早期的患者),約八成或以上的患者都能獲得根治。
2.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患者體內沒有李特‧斯頓伯格細胞 (Reed-Sternberg cell) ,常見於年長者,可從身體任一部位或器官發病,較無規律可循。非何傑金淋巴瘤可以歸納為慢性、惡性和高度惡性三大類:
慢性淋巴瘤:生長速度緩慢,多數患者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都可以存活5-10年。
惡性和高度惡性淋巴瘤:生長速度較快,患者可於數月間失去寶貴的生命,需要立即送院治療。

發病原因

淋巴癌的發病原因並不明確, 可能與下列各潛在因素有關:
1. 年齡:患病機率隨年齡上升而增加,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以上。

2. 性別:男性比女性容易患病。

3. 免疫功能不全:患有遺傳性免疫功能不全、自體免疫疾病、愛滋病等患者較易罹患淋巴癌。

4. 細菌或病毒感染:一些細菌或病毒如幽門螺旋桿菌和C型肝炎病毒也會提高罹患淋巴癌的風險。

5. 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油漆、染髮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會增加患上淋巴癌的風險。

病癥

1.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摸起來堅硬且無痛感,用手觸摸不易滑動,多發生在頸部,其次為腋下、腹股溝 (小腹與大腿之間的位置)
2. 不明原因發燒
3. 咳嗽、呼吸急促
4. 疲倦
5.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
6. 夜間出汗
7. 皮膚出現紅疹、搔癢

高危人群

1. 男性
2. 年老或代謝症候群患者:代謝症候群指標:高血糖、高血脂、高三酸甘油脂、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若超過5項指標其中3項者即為代謝症候群患者
3. 免疫功能不全,如愛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後服用免疫抑制劑等
4. 細菌或病毒感染,如幽門螺旋桿菌、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EB病毒、C型肝炎病毒等
5. 長期接觸油漆、染髮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

應做檢查

1. 切片檢查: 醫生會在腫大部位取出細胞組織並將其送驗,以作診斷淋巴癌的第一步。

2. 血液檢查:患者需接受抽血,檢驗體內血液細胞的狀況,再由醫生判讀檢驗報告以作診斷。

3. 生化檢查:患者需接受抽血,檢驗肝、腎功能,以及電解質濃度,再由醫生判讀檢驗報告以作診斷。

4. 胸部X光檢查:醫生會透過此方法檢查患者胸腔是否遭淋巴癌細胞侵襲、產生腫瘤病變。

5. 腹部超音波:醫生會透過此方法檢查患者腹部器官狀態,若發現疑似淋巴癌細胞侵襲現象則需要再執行穿刺,取出檢驗組織送驗。

6. 電腦斷層掃描:醫生會透過此方法檢查患者胸腔、腹腔、骨盆腔等處,觀察上述部位的淋巴結是否出現腫大。

7. 骨髓穿刺檢查:醫生會利用骨髓穿刺針刺穿骨頭到骨髓,抽出少量骨髓送往檢驗。

8. 全身正子掃描:病人需接受特殊葡萄糖注射,再由儀器觀察各部位的葡萄糖代謝情況以協助檢視癌細胞的轉移狀況。

具體檢查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建議療法

1. 化學治療 (化療):病人可以透過服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抗癌藥物去消滅癌細胞,然而化療也可能會損害健康的細胞和組織,引致副作用和不適。

2. 放射治療:醫生會利用治療機器產生出來的高能量輻射去照射患處,消滅癌細胞。

3. 免疫治療:這是直接或間接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的治療方法。它能激活人體免疫細胞、免疫因子和抗體對癌細胞的免疫反應,藉此消滅腫瘤。

4. 放射免疫治療:這方法具有免疫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功能,除了透過免疫反應殺死癌細胞外,亦會藉着高能量輻射去殲滅鄰近的腫瘤細胞,大幅提升療效。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1.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 戒煙限酒
3. 加強體育鍛煉
4. 生活要規律
5.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
6. 預防和積極治療病毒感染
7. 積極治療可能與淋巴癌相關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結炎、自體免疫性疾病等
8. 少吃咸而辣的食物
9.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相關專科

外科專科
內科專科
血液科專科
免疫學專科
核醫學專科
臨床腫瘤科
內科腫瘤科
病理科專科

協會

香港防癌會
香港癌症協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
再生會
心血會

References

1. 淺談淋巴瘤,香港防癌會
https://www.hkacs.org.hk/ufiles/Lymphoma.pdf

2. Lymphomas 淋巴癌,治療癌症資訊, ,安美癌科治療中心
https://www.ammed.com/index.php?page=lymphomas

3. 血癌(淋巴癌),港怡醫院
https://gleneagles.hk/tc/medical-conditions/lymphoma

4. 淋巴瘤,智友站,醫院管理局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Cancer-In-Focus/Details/?guid=75d028bc-e564-43ec-b5d3-22be3dcc88c9

5. 淋巴癌,香港百科知識網
http://www.iwiki.hk/post/27152

6. 淋巴癌症狀是什麼 6招預防淋巴癌,每日頭條,2016
https://kknews.cc/zh-hk/health/894zovq.html

7. 淋巴癌5種高危險群!腫瘤科醫生:出現異常腫塊要注意,早安健康,2017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464

8. 淋巴癌6大症狀圖解,小心5種潛在原因,iHealth 政昇藥局,2018
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E6%B7%8B%E5%B7%B4%E7%99%8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