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健百科 【肥胖】

2020年6月3日 上午10:34:06

【肥胖】食得少同食得清就可以減肥?

營養師呀營養師,我已經吃得很少份量,每餐清茶淡飯,很少吃肉,為何仍然減不到肥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問題,明明已經控制住自己的食慾,每餐都多菜少肉,但體重仍然高企不下。醫健頻道請來註冊營養師—劉惠汶小姐,為大家解答「為何吃得少,少得清,仍然減不到肥」這個問題,當中會分享一...

2020年5月5日 上午9:54:40

【肥胖】減肥必睇秘訣與心法

香港人經常外出食飯,少菜多肉,飲食又不均衡,導致肥胖問題十分嚴重。好多人可能試過節食、做運動,但是減肥效果都不顯著。就算真的略有成果,但很快體重又反彈,甚至比未減之前更重。錯誤使用不正確的減肥方法,不單減不了重,更會令自己在日間沒有精神工作,得不償失。其實體重管理是營養學中...

2020年3月10日 上午9:14:06

【肥胖】【懷孕】準媽媽物理治療師分享適合孕婦減痛及修身的腹部運動

生兒育女是很多女士的人生里程碑,可是要面對懷孕前後的種種變化,不少女士都大感苦惱。懷孕期間生理不適,生產時痛不欲生,產後身材走樣,都是常見問題。這些都是生產的必經階段,到底有何方法可以舒緩症狀,令孕婦可以輕鬆過渡呢?蘇雅賢小姐—她不單是註冊物理治療師,拍攝當日我更是一個正懷...

2019年6月13日 上午2:07:22

【肥胖】愈食得少野愈減到肥?

減肥自然離不開飲食與運動,現在有提倡低卡路里的減肥法,很多人會選擇這種方法進行減肥。但其實如果每日攝取少於1000卡路里,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便秘、貧血、脫髮等。而且這種減肥法更容易造成體重反彈,可謂得不償失。想要瘦得健康,瘦得天然,還是要請教專業營養師!...

2019年5月22日 上午6:56:39

【肥胖】【運動】做完運動便可放心進食消耗了的卡路里嗎?

就快農歷新年,不少朋友都會外出拜年、應酬等,當中難免會大魚大肉,吃得比平時更多、更油膩,可能大家會覺得吃多點沒關係,只要多做運動就可以抵銷。原來事實並不是如此,如果運動量不足,而進食的東西又高卡路里,可能會得不償失,達不到抵消的效果,反而愈來愈肥胖。...

2020年5月27日 上午2:51:33

【肥胖】【運動】三分靠運動,七分靠飲食,減肥可以不做運動嗎?

健康減肥離不開控制飲食以及多做運動,但聽人常說「減肥三分靠運動,七分靠飲食」。有些人認為只需要控制好飲食,不需要或只需做少許運動也能減肥,這樣的說法真的正確嗎?如果這方法真的可行,簡直就是對香港人的恩物!但話分兩頭,只控制飲食但不做運動去減肥又會否出現甚麼問題呢?面對種種疑...

2020年3月30日 上午7:05:53

【肥胖】【飲食】已經很少吃高膽固醇食物,為何膽固醇仍然高企?

三 高問題在香港非常嚴重,衞生署調查發現,半數港人過重及肥胖,高膽固醇患者10年間增加百萬人,推算有290萬人患高膽固醇。香港人在膽固醇上的控制令人擔心,很多人認為只要少吃蛋黃、海鮮、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就可以減低膽固醇。其實這個說法未必完全正確,那麼人體內的膽固醇到底是怎...

2019年9月12日 上午3:59:56


【肥胖】進行減肥後,是否就不可以享受飽的感覺?

很多人誤解減肥就是吃少點,認為在體積上、份量上吃少點就可以。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減肥最重要是注意食物背後的熱量,我們要控制的是熱量,並不是份量。當未達到很瘦,胃口少的情況下,減肥需要一個過渡期,要找方法令自己吃飽,但不要讓身體儲起太多能量、卡路里。...

2019年5月22日 上午8:00:28

【肥胖】如何衝破減肥平台期?

相信很多女士都曾試減肥,一開始成效不錯,但之後的體重卻沒有明顯下降。明明一直有控制飲食,定時做運動,為何體重還不能繼續減輕呢?這情況,可能是進入了減肥平台期。在減肥平台期間,大家可能會發現跌磅效果停滯不前,那麼到底甚麼是減肥平台期?又有甚麼方法可以更易衝破平台期呢?醫健頻道...

肥胖

肥胖症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的一種情況,大部分原因是膳食過剩造成的。目前已知,肥胖症會增加患某些重大疾病的危險,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和某些癌症。因此,肥胖症會增加死亡率。

大部分國家或地區都會使用簡單的體重指標(BMI)作為量度標準,計算方法簡單。把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公/米2 。對香港成年人來說,體重指數達23.0至少於25.0即屬超重,而體重指數達25.0或以即屬肥胖。例如: 小明體重為70公斤身高是1.7米,他的BMI指數為: 24.2,小明屬超重。

發病原因

肥胖症是能量攝取和能量消耗之間不平衡的結果。即時吸收過多而消耗不足,導致過多能量儲存於體內轉化為脂肪。應該計算自己的每日能量需求及食物攝取量,避免出現能量過剩情況。
另外,許多因素會造成能量的不平衡:
1. 膳食
熱能含量過多和食物配搭/ 比例不當(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缺乏體能活動:久坐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肥胖。
2. 遺傳
每個人儲存脂肪的能力不同,但是,一般來說,遺傳因素對脂肪在體內儲存的位置比儲存的份量影響較大, 例如:男人和女人脂肪分佈的差異。
3. 心理異常
憂鬱等情緒對進食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病癥

1. 身材外型顯得胖、渾圓,臉部上窄下寬,雙下巴,頸粗短,向後仰頭枕部皮褶明顯增厚。
2. 胸圓,肋間隙不明顯,胸部因皮下脂肪厚而增大。
3. 短時間明顯肥胖者在下腹部兩側、雙大腿和上臂內側上部和臀部外側可見細碎紫紋或白紋。
4. 兒童肥胖者外生殖器埋于會陰皮下脂肪中而使陰莖顯得細小而短。手指、足趾粗短,手背因脂肪增厚而使掌指關節突出處皮膚凹陷,骨突不明顯。
5. 輕至中度肥胖可無任何自覺症狀,重度肥胖者則多有怕熱,活動能力降低,甚至活動時有輕度氣促,睡眠時打鼾。

高危人群

1. 睡眠不足者
2. 新陳代謝減慢的人士
3. 內分泌干擾物(能影響脂肪酸代謝的環境污染物)
4. 戒煙者(吸煙會抑制食慾),但吸煙會引起其他疾病,建議戒煙。
5. 進食容易造成體重上升的藥物
6. 高齡產婦的嬰孩更容易造成肥胖
7. 擁有較容易肥胖的遺傳因子
8. 選擇性配對,相同體重等級的人容易相互認識(這會使肥胖與消瘦的人數都上升,整體的體重變異數也會上升)

應做檢查

1. 身體檢查
可簡單進行量高磅重計算體重指標(BMI)。或者現時一些的體檢中心提供身體成份分析,分析的身體組成比例,如水份、肌肉量、脂肪分佈等等。

建議療法

1.飲食控制
控制飲食的方法一般分為:低脂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低熱量飲食。都能順利減少二至四公斤。

低脂飲食:主要是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但不減少攝入食物的總量。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指增加食物中脂肪或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但腎功能略差就不適用(許多人腎功能稍差,但他們沒有任何症狀),
低熱量飲食:指每天只攝入800-1500kcal熱量,形成能量負平衡,每周可使體重下降0.5公斤。

2. 藥物治療
市面已有三種減肥藥已有證據可以長期使用,

3. 減肥手術
對肥胖最有效的治療是減肥手術。嚴重肥胖者接受手術後能夠長期減輕體重、改善肥胖相關問題、並降低死亡率。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預防方法

1. 控制體重方法
鼓勵參照 「 健 康 飲 食 金 字 塔 」的分量比例進食不同種類食物,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可偏食。避免進食過多肉類、高糖分及高熱量的食物︰
煎炸食品、含高脂肪肉類如醃制食品、高糖分食品如甜品、糖果等

2. 烹調貼士
醃製食物時少加糖、油和醬汁
採用蒸、滾、白灼代替煎炸

3. 進食習慣
每天早、午、晚三餐要平均分配,切勿忽略早餐,避免吃宵夜。
進食時要定時定量及慢慢咀嚼
4. 生活習慣上的改變
避免出外用膳包括茶樓食肆、快餐店等
如須要出外用膳,應選擇清淡食物如湯麵、切雞飯等
5. 增加熱量消耗
定期進行適量運動能有效地減少脂肪的積聚,控制體重的效果更持久

預防勝於治療,控制體重可減低患慢性病的機會,
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長遠控制體重和促進健康的方法,不要太著意期望在短期內減去體重的多與少。

相關專科

1. 營養學

協會

1. 台灣肥胖醫學會

Referenc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