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解決方法 | 醫健頻道
更新日期:2020年2月7日
失眠
失眠是一種不容易自然地進入睡眠狀態的症狀。可能是難以入睡,或是很難維持較長時間的深度睡眠。失眠一般會伴隨著白天精神不佳、嗜睡、易怒、或是抑鬱等症狀。失眠可能會讓人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可能是短期的,持續幾天到一週,也可能是長期的,持續一個月以上。

發病原因
失眠可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
1. 短暫性失眠(一星期至1個月)
此類失眠,幾乎每個人都有經驗,當你遇到重大的壓力(如考試或重要的會議)或情緒上的激動時(如興奮或憤怒的事物)都可能會造成你當天晚上有失眠的困擾。當然跨越多個時區的旅行,所造成的時差反應(jet lag),也會對你到達目的地的前幾晚睡眠有所影響。或者你的工作需要輪班所以影響睡眠;睡覺時週圍的環境也會影響睡眠的品質例如:太熱、太冷、噪音、光線及枕邊人的移動或鼻鼾等。
2. 短期性失眠(大於一個月)
和短暫性失眠有所重疊,只是時間較長。如喪偶、離婚、分手或金鏘問題等,此類問題皆會造成一時情緒上的衝擊,其平復所需的時間,往往需要數星期;當人患有一些急性的內科或外科疾病,因疾病的疼痛或不適而導致失眠。
3. 原發性失眠
失眠的成因是很複雜的,如果失眠的情況直持續著或已逐漸影響生活,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做專業的診察、評估和最適切的治療。
病癥
1. 難以入睡,在床上輾轉反側可能需45分鐘以上才能入睡
2. 頻頻醒來,難以持續入睡
3. 壓力太大而無法入睡,可導致脾氣變得暴躁、容易頭痛、腹瀉,容易疲累及難以集中精神等。
4. 早醒後無法再入睡,思想紊亂導致左思右想。另外,有指血清素下降令抑鬱症病人睡眠規律受影響,容易早醒,因此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具體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
高危人群
1. 受到突然刺激的人士
2. 心理影響
3. 65歲以上人群更容易患有失眠問題
4. 女性相較男性更易患有失眠問題
應做檢查
1. 如果自覺有失眠問題,每星期超過三次,持續一個月或以上,應該接受由精神科醫生主導的「失眠評估」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建議療法
1. 心理治療
心理學家能提供簡單的鬆弛療法。他們也會提供「談話治療」(心理治療),幫助人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如喪失親友、婚姻問題等,因為這些都可能是失眠的誘因。一些「心理把戲」也會有效,例如:當你告訴自己要盡量保持清醒時,通常反而會令你入睡。
特殊的睡眠治療也能幫助你,例如認知行為治療會處理對失眠有關的錯誤觀念(例如以為日間經常小睡對身體有益)。這是其中一種失眠解決方法。
2. 藥物治療
如果你的工作或閒餘活動受日間瞌睡干擾,或睡醒後感到缺乏精神和易怒,便應看醫生。有些醫生認為上述情況一旦出現,便應立即處方藥物,但另一些醫生則認為應先嘗試採用幫助入睡的方法。在所有病例中,服用藥物的時間不應太長,必須少於兩個星期。時間太長,便會有依賴安眠藥(上癮)的危險。醫生也會找出令你失眠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例如,抑鬱症患者可能需要同時服用抗抑鬱藥及安眠藥。
具體失眠解決治療方法應咨詢相關醫生。這是其中一種失眠解決方法。
預防方法
1. 避免日間小睡
2. 減少飲用咖啡、茶或可樂等飲料,尤其臨近午夜時
3. 控制酒量 ─ 酒會令你昏昏欲睡,但短時間便會醒來
4. 戒煙 ─ 吸煙會令睡覺時較容易出現呼吸困難
5. 定期做運動,但避免睡前做劇烈運動
6. 作息定時,嘗試每天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
7. 避免進食過量,尤其在睡前數小時
8. 在日間瞌睡尚未成為問題前,計算出你每天需要睡多少小時。為失眠而煩惱會造成惡性循環
9. 如果你不能入睡,可起床及在柔和的光線下看書,直至感到有睡意。不應看電視或躺在床上計算錯失了多少睡眠時間
10. 其他可使心情輕鬆的活動包括用熱水洗澡、喝奶類飲品或聽輕柔的音樂。
11. 理智面對日間未完成的工作 ─ 用紙筆寫下明天要處理的事情,有助把煩惱暫時拋諸腦後,避免思前想後,無法入睡。
相關專科
1. 精神科
協會
1. 世界睡眠醫學會
2. 香港睡眠醫學會
參考資料
1.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60318/19534752
2. http://www.hksports.net/hkpe/health_fitness/insomnia_cause_treatment.htm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B1%E7%9C%A0
4. http://www.stm.org.tw/yeh/Insomnia.htm
5. http://www.healthstation.com.hk/er09.html
6. https://www.qhms.com/health-article/insomnia.aspx?lang=tc